安徽合肥包河區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
本報記者 李俊杰
2025年07月24日07: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識別、抬杆、入庫,傍晚時分,家住安徽合肥包河區包公街道寧國新村社區新藝苑小區25棟的居民張麗,將車順利停進了樓下的便民停車場。“現在下班回家再也不用擔心搶不到車位了。”張麗笑著說,以前回家遲點,要繞小區好幾圈才能找到車位。
現在,新藝苑小區25棟樓下,嶄新的停車位標線清晰,智能道閘有序運作。兩個月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一排老舊平房內雜物成堆,居民停車只能“見縫插針”——綠化帶旁、樓道口甚至消防通道,都成了臨時停車點。
“我們這棟樓有56戶,以前車位全靠‘搶’,剮蹭糾紛、堵路吵嘴是常態。”張麗說,她曾多次向物業反映,但整改方案遲遲不能落地。
轉機出現在2024年底,包公街道啟動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工作模式。“平日裡,新藝苑的居民都習慣在小區內的幾棵香樟樹下聊天。”寧國新村社區黨委委員方學峰介紹,他們進駐小區后,便把辦公點移到了這裡,“在熟悉的環境裡,居民們容易打開話匣子。我們再將收集到的問題分類梳理,形成為民服務重點事項清單。”
在收到25棟居民普遍反映停車難的問題后,2025年2月底,寧國新村社區聯合小區物業、居民代表成立專項小組,僅用20個工作日,就完成了老舊平房改建工作。方學峰介紹,新建成的停車場專供25棟居民使用,通過登記抽簽分配19個固定車位,剩余空間作為臨時停放區,滿足該棟所有居民停車需求。
寧國新村社區還在新藝苑小區的香樟樹下設立了“社區接待日”。每周五下午3點,社區“兩委”成員會以信息員的身份輪流接待群眾,收集需求、答疑解惑。
新藝苑小區治理的轉變是包河區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工作模式的一個縮影。2024年3月,包河區印發了《關於穩步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施方案(試行)》,在前期試點基礎上,穩步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
一年多時間裡,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截至目前,包河區共下沉“兩委”覆蓋小區599個,覆蓋率達97.3%﹔實施基層治理“書記項目”800余個,解決加裝電梯、停車難、充電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00余件﹔全區信訪總量持續下降,47個村和社區獲評市級“無案村(社區)”,打造無訪小區26個。
包河區委組織部已將社區“兩委”進駐小區作為考驗年輕干部、鍛煉干部成長的重要平台,讓進駐的社區“兩委”干部在小區裡學習統籌物業、業委會、居民以及各支隊伍、各種資源的能力,在樓棟裡掌握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發現和儲備一批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僅2024年,包河區已儲備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后備人選121名,其他社區“兩委”成員后備人選320名。
包河區委組織部部長夏熙武表示,希望通過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建強小區黨組織,推動各方資源力量向小區延伸,讓進駐的社區“兩委”成為群眾身邊“看得見、叫得應、信得過”的貼心人。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社區“兩委”進小區覆蓋范圍,從資源整合、服務延伸、陣地擴展等方面發力,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1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