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一季度規上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180億元,同比增長29%——

上海加速形成人工智能全鏈條體系

本報記者  沈文敏

2025年07月24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受試者通過“意念控制”,僅用大腦信號便能流暢操作電子游戲。今年一季度,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完成國內首例人體長期埋植試驗。這一進展,標志著上海在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取得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將人工智能納入三大先導產業,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加速形成“算力筑基、模型引領、應用賦能”的全鏈條體系。

  產業落地,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驅動。

  西有徐匯模速空間,東有浦東模力社區,上海已形成人工智能產業新格局。

  模速空間聚焦大模型生態,短短一年多就集聚超400家大模型企業﹔模力社區專注垂類模型應用孵化,集聚近200家相關企業,覆蓋智能座艙等新興賽道,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研發生態。此外,臨港智算中心等重點區域加速布局,共同構建起黃浦江兩岸“多點支撐、星雲聯動”的智能產業網絡。

  今年一季度,上海規模以上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180億元,同比增長29%,利潤增長65%,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科技人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支撐。

  2017年,上海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推出“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等政策。如今,一批90后已成為上海人工智能領域的中堅力量。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人工智能領域交流的重要平台。7年來,超6550名全球頂尖科學家、多名圖靈獎得主相繼來上海參會。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新設“菁英會”等板塊,為青年人才搭建起交流與發展的平台。

  目前,上海已集聚人工智能人才超25萬人,人才規模居全國前列。

  開放合作,人工智能發展的科學路徑。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已匯聚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界人士,與30余家國際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構建起全球智力網絡。來自非洲的數學家阿卜登·阿坦加納博士,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平台分享了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非洲水污染治理系統,為當地社區提供智能化的公共健康方案。在共建“一帶一路”與“中非科技創新伙伴計劃”的框架下,這類跨越國界的協同實踐,成為上海推動開放合作的現實注腳。

  “上海正在構建市級智能算力調度平台,推進‘人工智能+行業’典型案例應用。”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張英表示。

  在愚園路智慧社區,獨居老人通過人工智能語音助手獲得健康提醒﹔在洋山港無人碼頭,大模型調度系統讓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在臨港智算中心,算力網絡正為長三角企業提供普惠服務……人工智能已從“實驗室的代碼”變為現實場景,正深度賦能上海的城市生活。

  從腦機接口的微觀突破到全球治理的宏觀共識,從青年創業的澎湃激情到城市治理的智慧躍遷,上海正書寫人工智能發展的時代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01 版)

(責編:任佳暉、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