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8日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本報記者 劉志強 周亞軍
2025年07月24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202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5年多來,一批標志性、引領性創新舉措相繼推出,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
“經黨中央批准,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定於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7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
全島封關運作是什麼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王昌林表示,封關是指將海南島全島建成一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一線’放開”,是將海南自貿港與我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作為“一線”,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舉措﹔“‘二線’管住”,是將海南自貿港與內地之間作為“二線”,針對“一線”放開的內容實施精准管理﹔“島內自由”,是在海南自貿港內,各類要素可以相對自由流通。
“封關不是封島,而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對於加快吸引全球優質要素集聚、促進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王昌林告訴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制定了現階段封關政策措施,並將於全島封關之日起施行,這些措施可概括為“四個更加”——
實施更加優惠的貨物“零關稅”政策。“一線”進口的“零關稅”商品稅目比例將由21%提高至74%,在島內享惠主體之間可以免進口稅收流通,加工增值達到30%的可免關稅銷往內地。
實施更加寬鬆的貿易管理措施。在“一線”進口方向,對全國現有的部分禁止、限制類進口貨物作出開放性安排。
實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島內現有8個對外開放口岸作為“一線”口岸,對符合條件的進口貨物徑予放行﹔設置運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個“二線口岸”,對進入內地的貨物創新採取多種便捷通行舉措。
實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監管模式。對“零關稅”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貨物等實行低干預、高效率的精准監管,保障各項開放政策平穩落地。
封關后將產生什麼變化
封關后,進出海南島會不會不方便?
“按照現階段封關制度設計,除部分貨物從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需要接受查驗外,大多數貨物以及所有的人員、物品、交通運輸工具等進出海南島,仍按現行規定管理。”王昌林表示,封關后,海南自貿港將繼續保持與內地之間的便捷往來,“各類主體特別是廣大旅客進出海南島不僅不會受到影響,還將享受到更好的旅行體驗和服務。”
封關后,海關將如何實現高效便捷監管?
“‘一線’放開什麼,‘二線’就管住什麼,做到既精准管住,又高效便捷。”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告訴記者。
“一線”進口方面,將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除依法需要檢驗檢疫或者實行許可証件管理的貨物外,海關將對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等按規定實施徑予放行。
“二線”出島方面,突出智能高效監管。“二線口岸”將設置海關監管通道和非海關監管通道。在海關監管通道,海關將對“零關稅”貨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的貨物實行管理。對這三類貨物,海關實施“分批出島、集中申報”通關模式,企業可先辦理貨物“二線”出島手續,后續再集中辦理報關申報手續,提高通關效率。其他國內流通貨物,經非海關監管通道通行,由海南省按現行國內流通規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海南與內地貿易往來。
封關后,貨物稅收政策相比封關前有哪些變化?
“‘零關稅’是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了封關后貨物稅收政策的主要安排:在海南自貿港登記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以及自貿港內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經“一線”進口征稅商品目錄外的貨物,可免征進口稅收﹔“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島內享惠主體之間可在免進口稅收條件下進行流通﹔對屬於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的企業生產的貨物,在加工增值達到或者超過30%時,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
據廖岷介紹,封關后將產生3方面明顯變化——“零關稅”商品覆蓋面顯著提高,享惠主體范圍明顯擴大,政策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這些政策有利於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也將激發市場活力,大幅提升海南自貿港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對海南來說意味著什麼
“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的要求。全島封關運作之后,更有利於海南聚集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資源、促進產業發展。”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飛表示,海南將推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優化升級﹔堅持“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
“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形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馮飛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南的開放力度越來越大、產業體系越來越優、發展環境越來越好、群眾獲得感越來越強。
以開放發展為例,5年來,海南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新設外資企業8098家、年均增長43.7%,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年均增長31.3%和32.3%,17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南投資。
制度集成創新是海南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改革落地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海南先后培育形成20批、166項創新案例,其中40余項案例在全國推廣。”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小明介紹,這些舉措包括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信用修復“一口申請、一網辦理”,率先建立全省統一公開透明的土地信息推介平台等。
商務部部長助理袁曉明表示,商務部將繼續全力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一是支持海南自貿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持續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二是持續發揮全島自貿試驗區、全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開放平台疊加優勢。三是結合海南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進一步促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創新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