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全國刑事案件總體呈下降趨勢,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本報記者 張天培
2025年07月24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我國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是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十四五”期間,全國刑事案件總體呈下降趨勢,向好態勢持續鞏固,2024年立案數同比下降25.7%。
7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以高水平安全護航“十四五”規劃高質量完成有關情況。
“‘十四五’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作出公安貢獻。”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亓延軍說。
社會治理效能更加凸顯
“十四五”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創新完善打擊犯罪新機制,始終保持對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侵害弱勢群體權益和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多、上升快、涉及面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全國公安機關統籌推進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打防管控各項工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3.9萬起,為人民群眾挽回大量損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政委姜國利介紹。
食品安全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安部環境資源和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局長李劍濤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領域突出的犯罪活動,加大對肉制品、校園食材、外賣等問題多發重點領域的暗訪抽檢力度,針對網上食品犯罪增多的新形勢,加強網絡巡查,開展跨區域集群打擊,斬斷一批涉網犯罪鏈條、網絡黑灰產業鏈。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公安部專門編制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確立27項重點任務。全國公安機關認真落實規劃目標任務,推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立體化更加嚴密扎實、法治化更加規范健全、社會化更加廣泛深入、專業化更加精准有力、智能化應用更加普及到位,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便民服務舉措含金量更高
“十四五”期間,全國公安機關以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為牽引,推出多批次具體措施。
打造“一站式”線上服務窗口。李劍濤介紹,“十四五”期間,通過全國公安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和公安“一網通辦”APP,整合集成身份証辦理、交通管理、出境入境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和無犯罪記錄証明開具、重名查詢、網站備案查詢等便民應用308項,共提供服務3700余萬次。另外,平台建成身份認証、電子証照、電子印章等7個共性基礎功能,自上線以來,已累計提供身份認証服務13.91億次。
面對人民群眾對交管服務的新期待,“十四五”期間,公安部持續深化公安交管領域的行政管理服務改革,推出60多項“一証辦、異地辦、網上辦”措施。“我們會同商務部等部門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便利汽車流通消費,目前共有2000多萬車主辦理了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介紹,交管互聯網服務平台的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5.85億,網辦業務比例超過41%。
進一步完善公安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體系
據介紹,進一步完善服務高質量發展體系,公安機關主要聚焦5個方面:
著力服務創新發展。更加主動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升級優化既有政策舉措,積極推出增量政策﹔更加有力保護科技創新成果,依法嚴打侵權假冒等犯罪,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核心競爭力。
著力服務協調發展。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人口登記管理制度﹔圍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深化區域警務協作﹔優化文化體育活動等審批流程,支持推出更多優秀公安影視文化作品。
著力服務綠色發展。依法嚴打污染環境、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耕地等環境資源犯罪﹔協同做好生態治理,做好“長江禁漁”等工作﹔依法嚴打假冒綠色農產品、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等違法犯罪。
著力服務開放發展。繼續優化口岸簽証、過境免簽、區域性入境免簽、郵輪入境免簽等政策,改進交通、住宿等服務管理措施﹔全面提升空港、海港、陸地邊境等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深化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
著力服務共享發展。大力推進公安政務服務均等化、便利化,推進平台事項標准統一、數據信息共享、機制銜接順暢﹔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