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14: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保持强大组织能力
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是中国共产党经受考验、不断成长的十余年。在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前,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强大有力的组织能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教授分析说,步调一致、政令统一,中央权威能够一直达到基层组织,形成推动整个组织运作的力量,这是顺利应对挑战和考验的组织保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建设上最突出的特点,世界上具有如此组织能力的政党已经越来越少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党的组织建设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说,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基层党组织面对多变的环境和多样化、差异性大的挑战,显得僵化、迟钝。对于这一问题,党内高层有着清醒认识。例如,2009年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其目的就是应对新生的各种挑战。
刘春说:“随着社会发展,党的组织建设要不断加强,组织网络要不断扩大。从发挥密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和广泛影响社会群体的作用来看,确实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比如,现代政党为了紧密联络它所代表的群体,在正规的党组织之外,还要建立一些能够面对群众、有效地做群众工作、也便于让群众识别的团体,这些团体在国外叫做‘功能团体’。而目前来看,我们的‘功能团体’偏少。”
刘春说,所谓“功能团体”,就是由民众组成、听党指挥、受党领导的把群众和党联系起来的民间团体,“这样的团体,群众不觉得你是官僚,就是和自己一样的老百姓,容易亲近和接受。这样的团体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拥有无所不在的触角。”
“一方面,这样的团体可以利用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老百姓接触沟通,把党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达表述。比如说,通过排解纠纷、组织培训等形式,与老百姓没有距离的持续接触,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何尝又不是政治呢?”刘春说,“另一方面,这样的团体还可以把社会各层面的诉求、民生的期望集聚汇拢,向上传递。”(记者 陈泽伟 董瑞丰 温泉 实习生 丁斌斌)
![]() |